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
0.05分背后的健康革命:学者教练让太极拳走进现代生活
发布日期:2025-10-11 11:23:43

中国太极拳联合会|2025年9月,广东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内,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展演太极拳决赛战幕拉开。由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教师韩晓明指导的北京太极拳队,在太极(八法五步)项目中与东道主广东队展开精彩较量。最终,北京队以0.05分的细微差距夺得银牌,这是北京队在该项目上时隔八年再次跻身全运会领奖台。

这场赛事创下历届参赛规模之最。群众展演太极拳赛事共设立六个大项,吸引了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56支展演队伍,共计610名运动员参与角逐。参赛选手覆盖各行各业,年龄跨度广泛,生动诠释了“全民全运”的办赛宗旨。

势均力敌的赛场较量

在太极(八法五步)项目中,北京队与广东、山东、河南等传统强队同台竞技。赛场上,运动员们神情专注,动作流畅自然,一招一式既展现柔韧又不失刚健。衣袂飘动间,力与美完美融合,各队分数紧咬不放,赢得评委和观众的连连称赞。

本次比赛从动作规范、表现水平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。韩晓明带领的队伍在“动作流畅度、节奏掌控度和状态稳定度”方面表现优异,最终以9.20分荣获亚军,冠军广东队得分9.25分。这场比分接近的竞赛,折射出近年来全国群众太极拳水平的整体提升。

缝隙训练破解时间难题

作为群众体育项目,所有参赛选手都是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投入训练。北京队成员来自不同领域,包含企业员工、教育工作者、公务人员等。

韩晓明在接受采访时透露,团队采用了一套别具匠心的“缝隙训练法”:充分利用早晨、午间和傍晚的碎片化时间,将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有机结合。这种训练方式对队员的自律性和时间规划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
学者教练的跨界融合

率领北京队取得优异成绩的韩晓明,是国内导引养生领域的知名学者。他拥有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和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经历,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,是该领域首位博士后研究人才。

韩晓明在由其执笔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印行的《中国传统调息方法研究》中,系统阐释了自己的学术观点。这种跨学科背景使韩晓明的训练方法独具一格。在训练过程中,他不仅关注动作的外在形态,更加重视呼吸与动作的默契配合,意识与身体的和谐统一。

从竞技场到社会的健康传递

近年来,韩晓明积极投身传统养生功法的传播与推广。他屡次受邀前往国务院办公厅、中共中央党校、中国科学院等机构授课,将太极拳、八段锦等传统养生方法引入机关、企业和校园。

“现代人长期静坐、缺乏运动,亚健康情况较为常见,传统养生功法正好可以改善这种状况。”韩晓明介绍,他专门为办公室人群设计了“工间养生”系列课程,通过简化动作、把握要点,让职场人士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也能获得锻炼效果。

此外,韩晓明团队还与健康中国、人民健康等平台协作,推出“意念版八段锦”、“节气养生”等科普内容。这些创新尝试让古老的养生智慧焕发时代生机,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浏览数量相当可观。

传统养生与现代需求的融合

本届全运会群众展演太极拳赛事的热烈反响,体现了传统养生文化正在实现现代转型。太极拳等传统功法逐渐从过去的神秘色彩和门户之见,朝着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迈进。

近年来,太极拳持续推动标准化进程,建立了统一的考评标准和比赛规则,为传统功法的推广普及创造了条件。同时,借助全国性的赛事活动,促进了练习者之间的交流借鉴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传统养生功法的国际传播也取得新的突破。韩晓明曾前往美国、俄罗斯、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开展教学,发现海外学员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抱有强烈兴趣。“文化差异不会成为阻碍,健康是人类共同的追求。”

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同行

本届全运会群众展演项目的顺利举办,是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。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数据,目前全国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37.2%,其中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的练习人群持续增加。

群众性体育赛事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,更在疾病预防、健康促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。以太极拳为例,研究证实长期练习对改善心血管机能、减轻压力、提升生活品质都具有明显效果。

未来,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健康意识增强,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有望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。

超越奖牌的价值

对韩晓明和他的队员们而言,这枚银牌的价值远超比赛本身。它标志着群众体育正从以往的自发性和娱乐性,朝着组织化和专业化方向迈进。更为重要的是,它让传统养生文化褪去神秘面纱,真正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。

“我们不仅参与竞赛,更在传递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。”韩晓明表示。接下来,他打算将比赛中的实践经验和数据用于课程改进,让更多人从传统养生智慧中受益。

全运会的赛事终将结束,但传统养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刚刚起步。从奖牌到健康,从赛场到生活,这场发生在太极拳领域的静默变革,正在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崭新动力。

版权所有:中国太极拳联合会 登记证号码:67710824-004-04-25-9